首页 >> 导购行情

秋实评论:环境治理与家电机会

关键字:

秋实
2016-03-25 09:30:47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雾霾、沙城暴、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已成为国家重要会议必议话题,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就如矛与盾。秋实评论认为,我们既不能漠视环境,牺牲环境,一味发展经济;也不能单纯为了治理环境,使经济停滞不前。在两难之间,如何平衡二者关系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如何从环境治理中发现新的家电产业机会。

文/秋实,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评论家,微信公众号ceo396

“雾霾、沙城暴、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已成为国家重要会议必议话题,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就如矛与盾。秋实评论认为,我们既不能漠视环境,牺牲环境,一味发展经济;也不能单纯为了治理环境,使经济停滞不前。在两难之间,如何平衡二者关系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如何从环境治理中发现新的家电产业机会。

环境现状与治理

3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首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谈到北京的空气质量时表示,空气环境确实有很大改善,但是也确实没有达到老百姓所期望的期望值。谈到治理时,李士祥表示,北京在大气治理问题上主要体现四个内容,第一,压煤。第二,控车。第三,建设工地、扬尘污染。第四,工业污染。五年的行动计划涉及84项任务,投资7200个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博士日前在 “新经济、新消费、新生活、新家电”高峰论坛上全面阐述了 “十三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形势及对策建议,并对节能保护政策动向以及节能环保对中国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及前景给予了科学预测。

常纪文博士表示,美国1996年控制住了PM2.5,煤耗占比20%,工业能耗占比7%,而我国2011年提出控制PM2.5,煤耗占比68.4%,工业能耗占比70%。通过对中美控制环境污染,尤其对PM2.5对比分析认为,中美的能源结构阶段性差距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距很大,中国环境治理的难度很大。

近几年,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正处于历史高位,复合型污染的特征更加明显,环境质量状况非常复杂。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期。总的来看,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上正进入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今后五年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凸显期,环境标准与要求的提高期,遇上经济下行压力期,过关越坎难度更大。

从环境治理,看未来家电产业机会

环境污染问题是复杂的,其治理更是综合的、全方位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不过,结合环境污染情况以及治理力度、节奏、措施来看,我们可以观察到家电产业新的产业机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污染控制周期长、治理投入力度大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2015年6月9日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环境保护仍然处于负重前行困难期和大有作为关键期,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陈吉宁指出,由于过去多年快速发展付出过大的环境代价,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总体环境状况的特点是,环境质量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态受损严重、风险隐患高,与公众的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短板和瓶颈制约。

据悉,有关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已陆续出台,《环境保护法》2015年正式实施,2015年8月修订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红利将得到充分释放。

2、节能、环保、健康家电是产业主线

据国研中心常纪文博士透露,到十三五末,即2020年,中国环境控制PM2.5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可能为25年左右。不过,如果我国未来15年进入不了创新国家,未来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同时,“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建立环境质量目标指标、环境保护公众健康指标、生态保护目标指标、总量控制目标指标等多个方面的目标,环境保护尤其是节能环保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对家电产业而言,节能、环保、健康家电将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成为产业长期发展主线,淘汰低端、高能耗产品已成为国家和产业共识。国家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治理,而且有利于我国家电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之,随着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气和电将逐步替代煤作为取暖方式,过剩的电力为居民使用家用电器提供的基础条件。

秋实评论认为,电饭煲、微波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电饼铛、电磁炉、家用空气调节器、空气净化器、净水处理器等健康生活家电将迎来长期利好。而空气净化器作为空气污染的派生物种,本文重点以空气净化器为例谈谈其市场与未来。

雾霾下,空气净化器野蛮增长与回归

雾霾,伴随着我们生活,应该没有异议。我们很多人小时候,没有雾霾。霾字,不认识;如今,有了霾,很多人不会写!这就是“霾”。

雾霾,致呼吸道疾病频发,我们的“肺”屡屡接受霾的考验,消费者从以往的麻木观望,到如今感受到雾霾带来的切肤之痛,为了治理雾霾,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加码、政府推动。2015年9月15日,空气净化器新国标正式发布,并将于2016年3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标准颁布,空净细分领域的标准逐步完善。质检总局公布空气净化器首度纳入国家监督抽查计划;空气净化器成功入围北京节能补贴政策,消费者符合条件可享受百分之十的补贴。

据奥维云网(AVC)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从野蛮增长回归常态。2011年中国市场空气净化器年销售额规模仅为19亿元,到2014年达到151亿元,处于阶段峰值。另据AVC 《2015年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空气净化器零售市场零售额规模118.3亿元,下降21.6%;零销量规模为574万台,同比下降24.4%。全年市场进入盘整,整体趋势下滑。线下、线上分别销售308万台、266万台。

从品牌集中度来看,飞利浦以26.3%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线下第一,松下、夏普分别以13.3%和12.1%位列第二和第三。第4-10分别为亚都、莱克、惠而浦、布鲁雅尔、美的、三星、A.O史密斯,其他品牌合计11.3%。

从净化技术水平来看,一般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被动吸附过滤式和主动式的空气净化。其中,HEPA、活性炭、纳米吸附、光催化、多层过滤、静电、紫外线、负离子、臭氧等为目前空净产品主流净化技术,产品同质化严重,同比异动有限。化学催化技术受制于成本与净化速率,技术渗透率低下。

不过,最近笔者在第二届中国家电六方论坛现场看到,顺德容顺电器生产的空气净化器采用“光电离子束碳化分解”专利技术,杀毒灭菌去异味,且不用更换滤芯耗材,抑制臭氧超标,不衰减,而市场上流行的静电分解技术易产生臭氧超标,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秋实评论认为,空气净化器产品是环境污染派生的新物种,与净水设备一样,普通消费者因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加之,对品牌缺乏认知,每遇到雾霾和水污染报道,很容易产生非理性消费,造成“两净”产品野蛮生长。但随着国家相关标准陆续出台,规范“两净”市场将有法可依,生产企业将有标可循,组织研发、生产,使市场由野蛮生长回归常态。

“十三五”时期,中国环境保护既面临着巨大挑战,又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中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为环境保护带来政策红利和法治红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国家电产业也将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研发、生产出低碳、节能、环保、健康的家电产品,在分享环保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将迎来家电产业新一轮战略机遇期。 

(作者:秋实,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评论家)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5 条评论)

(2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