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海尔俄罗斯冰箱基地投产,首批产品将入驻克里姆林宫

关键字:

海尔俄罗斯
2016-04-22 19:04:05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2015年,海尔发布7类智慧生态圈网器,构建起全套智慧家电阵容;同年,海尔在国内建立起7家互联工厂,包含5个整机工厂,构建起满足消费者个性定制需求的生产体系····


俄罗斯当地时间4月22日上午,海尔高端冰箱制造基地在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纳别列日尼·切尔尼市正式投产,这是第一个非能源领域的中俄大型合作项目。出席此次投产仪式的嘉宾有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联邦区全权代表巴比奇、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明尼哈诺夫、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官员代表等。据悉,首批冰箱产品将入驻克里姆林宫和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府。

QQ截图20160422190420.png

(图片说明:左二、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联邦区全权代表巴比奇,左一、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明尼哈诺夫)

据了解,海尔冰箱制造基地坐落在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纳别列日尼·切尔尼市,位处于伏尔加河流域卡马河畔“卡玛大师”工业园,是俄罗斯人口最稠密地区,也是联通欧亚大陆重要的交通和经济中心。基地占地24100平方米,主要为俄罗斯市场定制生产1.9米-2.0米高的全风冷高端冰箱。海尔冰箱在当地树立的高端形象深入人心,在俄罗斯市场售价高于市场平均售价的15%。

海尔冰箱选择鞑靼斯坦作为制造基地,是基于其全球化战略和欧洲市场整体布局而实施的。切尔尼市是鞑靼斯坦的工业制造中心,也是俄罗斯大型工业产业带之一,创新资源丰富且市场环境开放,满足了海尔冰箱建厂的全部要求。而且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欧洲第三大消费市场,2015年俄罗斯整体家电市场下降15%,而海尔冰箱的销售额则是逆势增长78%(均以当地货币为参考)。基地投产后第一阶段产能25万台,第二阶段50万台,将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及部分欧洲市场。

基地投产后,海尔冰箱的供货周期将从3个月缩减至20天。产品直接从俄罗斯制造基地运往中亚和欧洲,实现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大幅提升海尔冰箱的经济效益。以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为例,此前海尔冰箱出口哈萨克斯坦,需从青岛港出发,到达俄罗斯东方港后再转运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期间不仅报关次数多,而且关税高,直接导致冰箱出口成本上升。而如今,海尔冰箱将从俄罗斯制造基地直接运往阿拉木图,大幅缩短了供货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外,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成为“俄罗斯造”海尔冰箱的首位用户,以此表达鞑靼斯坦共和国对海尔项目的高度重视。据称,这是第一个非能源领域的中俄大型合作项目。同时,海尔作为用户驱动型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者,专注于家电、调节解决方案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在卡马河畔切尔尼开辟跨越式经济发展区(ADT)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驱作用。在俄罗斯的四个同类发展区中,该地域在2016年1月率先开始运作。

对于海尔冰箱俄罗斯制造基地的投产,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商务参赞张地表示,制造基地坐落于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筹建的高铁线路的中国方向延伸线上,毗邻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地区,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此举有利于在彰显中国制造业强大的竞争力,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QQ截图20160422190442.png

近年来,在全球市场遇冷、海外惜购的大背景下,海尔却明显加快全球布局战略步伐。2011年,海尔收购了日本三洋电机的冰箱和洗衣机业务,深入开发亚洲市场。2012年,海尔宣布收购新西兰最大家电制造商斐雪派克,大幅提升了澳洲市场份额。2015年,海尔发布7类智慧生态圈网器,构建起全套智慧家电阵容;同年,海尔在国内建立起7家互联工厂,包含5个整机工厂,构建起满足消费者个性定制需求的生产体系,10月,斐雪派克电机互联工厂在黄岛海尔工业园投产。2016年1月份在北美,海尔集团正式签署协议整合美国第二大家电制造企业通用电气(GE)的家电业务相关资产。此次卡马河畔切尔尼市海尔冰箱产品制造基地的投入运营是海尔俄罗斯本土化进程的新的重要一步,体现了海尔深耕欧洲市场的步伐。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些举动的背后释放了海尔的全球领航战略和全球布局理念。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的生产网络,并且将“当地化”作为核心制造策略,海尔冰箱也必然收获全球用户的认可,稳固其全球第一的行业地位。


0
发表评论
游客评论欧洲杯女生看球指南 一、欧洲杯一共24只球队,要显得你真懂球,你首先要先选一个你喜欢的球队。至于怎么选,可以参考后面内容。 二、虽然中国队很强大,但是欧洲杯真的没有中国队,不要老问了。更没有大连阿尔宾。 三、我知道你们其实是为了看帅哥。曾经帅哥最多的球队是意大利,但自从有个叫巴洛特利的代替因扎吉入选了,平均水平被严重拉低。目测你们女生将会比较中意的球队将会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摇摆。伊比利亚半岛出品,质量可靠。2016-04-23 11:01:04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5 条评论)

(2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