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太差,太模糊…别买了,后悔!”
“非常垃圾的电视,看运动画面快的图像有严重的拖尾,眼睛很难受,特别是体育频道根本看不了,找厂商的售后他们说液晶电视本来就有这个问题,说解决不了……”
以上两条来自于消费者的声音是用户购买某品牌彩电后给出的使用评价,对于产品的画面及售后表达了心中的不满,这样的负面评论在网络媒体上并不少见,将对其他选购人群的购买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评价对于企业而言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从搜集到评论信息中发现自身产品的优劣势,从而更好的改进产品及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对用户的分析也能知道市场的真正需求所在,帮助调整产品的研发、设计方向。
第三方咨询机构BDT大数据以创维、海信、乐视、三星四个知名电视品牌为研究对象,对彩电品牌的用户评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16年5月,四个品牌中乐视电视的市场评价指数(MRI)为46.9%,位居第一,与其他电视品牌相比用户的评价最高。其次是创维电视MRI为38.1%,海信电视MRI为34.8%,三星电视较低仅为25.2%。
分析研究认为,用户对电视品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品牌电视的智能化,其次是电视的高清、销量、价格、服务、屏幕、质量、画面清晰度、性能、声音、超薄、尺寸等,也包括优惠促销活动、品牌口碑评价、购买渠道等影响购买决策相关因素。总体来看,用户对彩电品牌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屏幕”上。黑屏、花屏、漏光、拖尾等问题成为目前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除此之外,也有对于主板问题、容易死机等方面的负面信息。也就是说,在电视最基本的显示功能上仍存在技术问题,厂商必须加大力度继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的使用观看体验,从而提升对于自身品牌的用户满意度。
随着互联网用户对智能家电的逐步认可,智能家电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有效应用已非常关键。在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来源不是做用户调查,数据的收集会从价值预判转为价值未知,从选择性记录转为全部记录,从事后记录转为及时记录。在时代的冲击就在当下,用户已经从传统的个体用户变成了社会的消费者,产品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极致体验、更加重视产品与产品之间、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作为互联网品牌,乐视电视从诞生以来似乎就早已深谙用户的价值。与传统厂商运营产品不同,一直以来乐视生态运营的也不是产品而是用户。之所以敢于成本定价或负利定价,是因为在乐视看来,电视只不过是它们与用户实现交互的一个媒介或通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用户体验与模式至上,硬件只是载体,服务才是需求核心,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
乐视已经形成垂直整合闭环生态链+横向延展开放生态圈的商业模式,为的是带给用户全流程的生态服务。具体到电视,乐视不止一次的标榜超级电视不是台电视,是一套完整的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
对于用户运营,一方面,要持续增加用户粘性,反映在电视使用上,就是开机时长;另一方面,要满足用户多样化或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的用户偏好提供不同内容或服务。乐视超级电视分众大屏运营为包括影视迷、体育迷、音乐发烧友、游戏迷、儿童教育在内的用户持续打造创新的生态服务。比如,乐视在所谓电视桌面上的微创新,比如儿童桌面、游戏桌面等,通过桌面个性化、定制化,满足家庭成员不同的需求。
乐视超级电视用户运营中心数据显示,大屏超级影视会员4月深度活跃用户破300万人,乐视儿童深度活跃用户4月环比增长19%,大屏购物销售额快速增长,4月销售额突破133万元,预计5月销售额将突破217万元。
2015年,乐视超级电视年销量突破300万台,市场存量超500万台。照一家三代五口人粗略计算,500万电视保有量就意味着至少有千万级用户。而2016年乐视超级电视的销售目标是600万台,如果这个目标得以实现,乐视大屏用户运营价值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分析用户信息,培养忠诚用户,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与互动,这将成为支撑企业后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谁更了解用户,谁能成功俘获用户,谁就将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