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张名为“艾凡达护眼穿戴设备”的图片,在传统眼镜业内及中小学生父母圈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该图中,一副看似不起眼的眼镜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乍看之下并无任何亮点。原来,画面底部的那几句话才是触动无数家长的真正原因:
“妈妈,我的眼睛怎么了?为什么书上的字越来越模糊?——全国首款护眼穿戴设备,还孩子清晰视界。”
据悉,这款由菲凡光学(香港)有限公司研发的全新护眼穿戴设备,在传统眼镜的基础功能上,全国首创出矫正坐姿、预防近视两大最具亮点的功能。让孩子“坐得正、看得清”。
在“智能穿戴设备”概念满天飞,一天一款数码新品占据IT头条的今天,这款并没有大打什么唬人噱头的产品为何能够“平地一声雷”?号称“催生了新一代眼镜升级浪潮”?虽然距离这款护眼穿戴设备的发布会还有两个星期,但是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猜测声,今天,小编就从目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中抽丝拨茧,带领大家揭开这款护眼穿戴设备眼镜的神秘面纱。
近视——万千家长心中无法触碰之痛
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7亿近视患者,中国占了1/3,41%的5~15岁未成年人存在屈光不正问题,而未实施矫正的比例高达85%,高于世界上的许多其他国家,这在公共卫生方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今天,假性近视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小学生家长都无法言说的痛。究竟怎么解决这一困扰众多孩子、家长的难题?无论是推广了四十年的少儿眼保健操,还是数年前国内盛行的矫姿带,还是时至今天仍具争议的激光近视矫正手术,都无法安全、有效、永久地解决问题。最终,让孩子佩戴近视眼镜就成了众多家长的无奈之选。可在鼻梁架上这么一副“身外之物”,个中的不便与酸楚,相信只有亲历者才能了解。
创新——视距过近报警功能前无古人
而随着这款新意、心意都可以打双百分的艾凡达护眼穿戴设备的面世,少儿近视的问题终于难得的见到了一丝曙光。
据相关人士分析:该产品极有可能采用了与雷达原理相同的测距技术,通过镜架中所植入的感应与报警装置,实现视距过近报警功能。让孩子的眼睛与书本始终保持最佳阅读距离,最终达到矫正坐姿、预防近视的目的。
这款设备,借力尖端科技,改善孩子的日常用眼习惯,从源头杜绝近视之患,从而塑造正确坐姿,有效降低近视发病率,真正做到“坐得正,看得清”,“孩子戴上,父母安心”。
艰难——创新之路上的重重技术壁垒
将雷达测距这一项如此成熟的技术移植到眼镜中,看起来并非异想天开。但为何只有艾凡达,才让这个想法最终实现?这款产品的身世之谜最精彩的部分,到这里才刚刚开始。
据相关人士分析:决定该技术移植成功与否的两大关键因素就是重量与精度的控制,而这也是让抱有相同想法的厂商望而却步的真正原因。
眼镜最终是要佩戴在消费者的鼻梁之上,重量毫无疑问成为了决定用户体验的最基础因素。功能再炫再实用,眼镜太重孩子不愿带,相信父母也舍不得强其所难。从我们手中的资料分析,艾凡达在镜架造型设计阶段就将重量控制考虑进来,而后又历经上万件电子元器件的挑选与比对,采用业内最前沿的超声密封技术,才最终将该电子传导装置控制在6g,整个设备才20g左右,比普通的近视眼镜还要轻便。
而对于一款主打报警功能的产品来说,如何控制报警精度、降低误差率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据推测:艾凡达的工程师们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来对测距的核心算法进行优化和调整,最终让产品对30cm这一最佳阅读视距保持“适度”的敏感性。
后记
虽然这款产品并未在市场普及,但其未发先火的势头依然让我们看到了国内眼镜厂商在新品研发上巨大的创新潜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精准的把控能力。最终这款产品能否真的如其所说——催生新一代眼镜升级浪潮?我们不能断言,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谁要是解决了亿万孩子的近视问题,谁就会成为大众们津津乐道的品牌。
据悉,近期在苏州张家港菲凡光学营销总部将举办一场颠覆行业革命的新品发布会,以“科技改变未来”为主题,菲凡光学携最新三大系列24款产品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