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智能引发家电产业变革浪潮,一时间关于智能的消息铺天盖地。但是,智能化似乎是一篇尚未写完的连载,一千个人严重便有一千种结果。相对于智能化各种高大上的解释,刘宗孺的头脑中只有6个字——简单、简便、简化。
小公司的大计划
刘宗孺说:“我有一家小公司,但是我们正在进行一个不小的计划,那就是建立一个广泛的智能生态圈。” 刘宗孺的“小公司”叫做BroadLink,但就是这个于2013年才推出自己首款产品的公司,却拥有包括360、京东、阿里、百度、QQ物联、微信互联、HomeKit、国家电网、电信悦me、中国移动以及华为、中兴、魅族、酷派、联想等等120多家大中小合作伙伴,这如它的名字一样,一个广泛的链接网。而BroadLink现在做的,也是有关“连接”的事儿,从小小的wifi插座到大大的冰箱中,它的身影无处不再。
刘宗孺说:“当2013年我们首推出Wifi智能插座,我们并没有想到它会有什么影响。”但就是这个可以链接不同品牌产品的小插头,引发了一个叫做智能模块化的词语。也让很多为智能系统开放性绞尽脑汁的技术控眼前一亮。这个插头的亮点就是,应用了它的家庭,即使不同品牌,不同系统,毫不相干的东西如今能够连成一个整体。
公司发展两年多,刘宗孺有着很多心路历程,但两年中,他思考最多的还是“智能家居为啥就火不了”?思来想去,他终于想通了一个重要的症结:智能家居早期庞大复杂的构建系统是一方面,但企业搞不懂用户需不需要,以及需要什么由是一方面。
一个接入智能家居系统的灯泡忘记关掉了,用户掏出手机,找到APP,打开界面,找到这盏灯,点击关闭,有这时间,用户完全可以楼上楼下跑一趟,自己去按下开关。一句话,我们现在呈现的智能化,一定程度上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程式化了。刘宗孺认为,智能家居真正理想的状态是,人与机器之间自然而然的交互,说出的一句话,做出的一个姿势能够被机器所理解,而不是如现在一样,被手机以及各种APP程序“绑架”。
2014年,BroadLink发布了自己的DNA计划,DNA计划的核心是BroadLink提供从WIFI模块到云服务,再到APP打包服务,帮助厂家快速智能化。其中,最突出的例子,便是他们帮助TCL T3空气净化器在10天时间实现了量产。
刘宗孺说:“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呢?是将包括家电在内的产品成为人类眼耳鼻舌头口躯干四肢的延伸,同时这些延伸的执行端相互之间也能交流协作。我觉得,智能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是依托于手机等设备,实现互联与远程控制,这是做基本的,也是大家目前在做的;第二,是要机器中的传感器和执行端能够联动,实现家庭的自动化;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人与机的自然交互,甚至将来人工智能的开发。实现这一点,目前我们可行的技术是语音交流,还有部分的姿势交流,而未来,也许我们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语气就能被机器所感知。”
大生活的小组成
连接,是BroadLink的工作,而打破连接,则是BroadLink的创新。作为刘宗孺的亲密伙伴,姚博——BroadLink的CMO为公司规划了他们的模块化家居解决方案。姚博说,传统智能家居是“识得老朋友,不识新朋友”,只乐意同自己品牌,自己平台的小伙伴“玩耍”。现在BroadLink DNA要推出一款超级APP,里面包含有一个超级SDK,他们将这款产品命名为“易控4.0”,加载了超级SDK的不同品类,不同品牌家电,只要同处于一个局域网内,他们就会相互认识,组成一个智能场景应用。这个应用打破了传统整体化的只能家居方案,将之如拼图一样随意拼接,由此无论是地产业、商场、家庭都可根据不同需求,自由拼接门禁、空调、安防系统、健康系统等。这款APP的高明之处,就是它可以实时地展现智能应用,让智能产品呢融入生活,不是为了产品而只能,而是为了生活而只能。它的实现终端摆脱了手机的限制,你可以用智能手环、可穿戴设备、冰箱的触摸屏、汽车的导航仪,空调的电子眼来实现随时与家庭的互动。
2015年,BroadLink再次扩大了其产品阵容,推出一系列支持各种家电、设备接入的开放入口,同时,他们还推出了开放性的平台DNA·Kit来支持更多厂商的进入。
智能的优势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易用,而正是千万个如BroadLink不断探索,不算前进的基础上,我们的智能生活终究会成为一种常态,成为千万普通的众的未来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