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去华帝”、“管理层家族化”等一系列负面字眼,让华帝成为今年厨电行业的明星。这场源于企业内部人事调整和品牌战略升级的舆论风波,让公众一度质疑华帝年轻管理层的“革命”会把华帝带向何方。伴随着战略调整的结束,一场华帝股份上市以来的首次投资者见面会高调举行。华帝新的领导团队集体亮相,对于公众投资者的质疑,一一做出正面回应,并向公众投资者坦诚解释了华帝新的战略意图。
显然,仅仅言语的释疑还远远不够。行动和业绩才是最有力的语言。
自我颠覆,是为更大发展
外界对华帝“管理层家族化”的质疑,最根本的原因显然是潘叶江的“创二代”背景。如果挑起这场“革命”的反叛者,是类似陈晓之于黄光裕的“草根”,也许外界会有另外的说辞,但在这个风口浪尖,潘叶江即使躺着也会中枪。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正是因为“创二代”的身份,让潘叶江对华帝的未来更添了一份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他才会对华帝的命运思考得那么深、那么远。这才是他挑起华帝“革命”的根本动机。
2014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寒冬,让下游的厨卫电器行业也深感寒意。而身处其中的华帝,正挣扎在内忧外患的困局中。内忧来自自身的增长乏力,从2008年奥运营销大放异彩之后,华帝在营销上越来越多地倚重促销,尤其是在提出“五年百亿”销售目标后。这一方面是源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华帝品牌正在老化。
与此同时“外患”正在改写市场格局,一向以高端形象示人的对手老板、方太,借助互联网正在与华帝甩开距离;而一批类似美的、海尔这样的综合性家电品牌也已经侵入“厨电”的领地。战火已经烧到家门口,华帝继续视而不见、墨守成规?显然不是潘叶江的风格。
定位“智能高端”,品牌年轻化,是潘叶江开出的解药。在这个“药方”的指引下,华帝从上到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在管理上,华帝打破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关系,推行更符合高效原则的扁平化结构,优化管理流程,让决策的上传下达更快速,一线的市场反馈更及时地传达到高层。
牵手利益共同体,迎战互联网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很难找到第二家像华帝这样重视代理商的企业。正是感恩于代理商在华帝创业初期的生死与共,华帝在23年的发展中,始终将自身的发展成果与代理商的利益紧紧捆绑,结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无论谁来执掌华帝,作为华帝“利益共同体”的代理商都不可能被抛弃。因为华帝“利益共同体”一直是华帝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渠道优势。抛弃“利益共同体”,无异于自废武功加速自杀。
在外界种种质疑和猜忌的声浪中,华帝“利益共同体”理所应当是新的管理层最坚实的后盾。华帝新的品牌战略调整,需要代理商的支持。而一旦此次品牌战略调整成功,“利益共同体”必然首先获益。
在华帝股份投资者见面会上,潘叶江阐述了华帝发展的“三点定位”和“四个坚持”。他表示将继续坚持代理制,与“华帝利益共同体”精诚合作赢战高端市场,达成“销售百亿,市值百亿”的“双百亿”目标。
即使转型互联网、发力电商、侧重新渠道,潘叶江也一定会牵着代理商的手。因为无论从哪方面将,箭已在弦上,他别无选择。
品牌年轻化,带来新活力
如何理解潘叶江口中的“品牌年轻化”?也许用一个烂俗的词比较合适——互联网思维。也就是产品和品牌的一切行为都以用户为核心,提前满足用户,超越用户的期待。
伴随着85后、90后逐渐成为厨电消费的主流,这些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浸泡长大的一代,对产品、品牌的喜好、接受方式明显不同。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中,相比华帝过去的老一套,潘叶江的新玩法显然更靠谱。
在营销上,潘叶江一改华帝23年不请代言人的传统,巨资聘请当红明星夫妇黄晓明、AnglaBaby担任华帝第一对品牌形象代言人;加大广告投放力度;频频赞助《星厨驾到》、《蒙面歌王》、《十二道锋味2》等超高人气综艺节目,与多家视频网站合作推出《盗墓笔记》等网络热门剧集。
在产品研发上,华帝开始与国际互联网巨头微软合作开发新一代高端产品。今年,华帝更是开创性地提出了“华帝智能厨房”概念,并发布了一系列具有颠覆意义的新品。在这场品牌转型升级的首秀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魔镜烟机。这款产品不仅凝聚着聚能灶专利技术,还首创智能语音控制、首创不沾油纳米自洁系统、首次采用整屏滑动设计,是当前厨电行业中当之无愧的“高端”。而由此带来的便捷和极致用户体验,也为传统厨电行业带来一缕亮色。
尽管“改革”调整已经尘埃落定,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毕竟,潘叶江和他的新团队需要用业绩来证明自己。